close

  每個名字,都是一面父輩的旗幟
  民政部9月1日公佈了第一批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體名單,300英烈中有12名四川人。我們努力尋訪這些英烈的後人,講述發生在他們身上的故事,有些英烈因為犧牲時太年輕,甚至沒有留下一兒半女,讓我們記住這些老鄉的名字,記住這段歷史。
  成都商報昨日刊登的一封來自抗戰前線的絕筆書,感動了眾多讀者。而寫出這封信的抗日英雄趙渭濱,幾個月後就犧牲在山東抗日戰場上,更為這封絕筆書平添一份悲壯。許多讀者好奇的是,絕筆書從何而來,它和它的主人有一段怎樣的經歷?……
  昨日,成都商報記者輾轉聯繫上趙家後人、趙渭濱之孫趙令德教授,“這封信其實一直鎖在抽屜里,我都是到了42歲才看到。”趙教授說,後來是他建議父親把絕筆書捐給國家博物館。前幾年給建川博物館捐了一份複製件。
  42歲才見到這封絕筆信
  趙令德目前居住在北京,今年72歲。他的父親名叫趙世誠,也就是趙渭濱在絕筆書中抬頭所提到的“鐵松”。“鐵松是父親的小名兒。”趙令德說,父親1993年就去世了。
  那位從未謀面、名字卻如雷貫耳的祖父趙渭濱,趙令德其實瞭解不多,大家很少在家裡談論祖父,“都覺得這是一件很悲痛的事情。就像是一個傷疤,不願去揭開。”
  不過,來自於祖父的這封親筆信,還是讓趙令德吃了一驚。他看到信時已是42歲。1985年,八一電影製片廠要拍攝血戰台兒莊的電影,找他父親趙世誠要一些資料,父親從一直鎖著的抽屜中拿出了這封絕筆書。
  傳家寶被拿走後又送回
  “第一眼看到那封信時,我就熱淚盈眶了。”趙令德回憶說,這封信是祖父犧牲前幾個月寫下來的,當時他路過太原,在出發去山東的間隙,寫下這封絕筆書,按時間推算,當時這封信被父親鎖在抽屜里48年。他能感覺出,祖父的信寫得很不容易:信是寫在11張小便條上的,紙張差。不過那些字寫得真是瀟灑,字體是草書,“看過的人,都說這字寫得真好。”
  父親告訴他,這封信當年在“文革”時曾被抄走,不過慶幸的是,過一段時間竟又送回來。趙令德從文物保護角度,建議父親把信送給國家博物館保存。專家來取信時,驚喜不已,視為“珍貴文物”。
  趙令德回憶,1985年,父親曾寫過一篇回憶錄,再讀這封信時,竟是痛哭流涕,一邊寫、一邊哭。
  趙令德也由此信走入祖父的內心。趙令德常常從字裡行間,默默品味祖父:他是那種可以為了民族安危,不顧一切獻出生命的人,“他是一個正直的人,一個了不起的人!”
  王銘章為救祖父而犧牲
  趙令德曾和王銘章的後人在成都見過面。因為趙渭濱和王銘章是一起犧牲的,曾有雙方誰先犧牲的不同說法。
  趙令德說,後來大家達成的共識是:當時在戰場上,趙渭濱先是被鬼子的機關槍掃中,連腸子都流出來了。王銘章不顧危險,捨身去救,並大聲呼喊衛生員拿藥,把藥整瓶整瓶地往傷口上倒。趙渭濱傷勢太重,叫王銘章不要管他。這時,鬼子的機關槍把王銘章也一起撂倒,兩人就此犧牲,“我們雙方都比較認可這個說法。”
  趙渭濱就地安葬在山東滕縣。成都的親人為他在百花潭附近建了個衣冠冢,但將軍的墳墓後來被毀,屍骨無處可尋。
  祖父曾保護不少地下黨人
  至今讓趙家後人困惑的是,許多英雄戰死沙場後,都被追贈為將軍。趙渭濱當時身為少將,為國捐軀,理應被追贈為中將,但他身後並未享受到這份榮譽。據趙令德的考證和分析,可能是祖父跟地下黨走得比較近的原因。
  當年,趙家在成都有兩座花園,其中一個花園一直鎖著門,連自家人都不能進去。原來這裡是地下黨四川省委的根據地。趙將軍陣亡後,門口懸掛著蔣介石題寫的“為國捐軀”的匾額,擋了不少軍警憲兵,保護了不少地下黨人。
  趙令德說,在絕筆書中,祖父滿篇都在贊揚八路軍,講述自己的好感,“可能因為他跟地下黨走得近,被人察覺。”
  父子倆都是北航的教授
  趙渭濱膝下有兩兒一女,他陣亡時,兒女們最大的18歲、最小的5歲。妻子身體不好,1940年就去世了。“俗話說長兄為父,實際上整個家庭後來就是由父母(趙世誠及其妻)撐起來的。”趙令德說。
  後來,趙世誠考上中央大學航空系,1941年畢業,進入中央航空研究院,解放戰爭打到最後,趙世誠不願去臺灣,1948年,他來到川大航空系。後來航空系剝離川大,搬到北京。當時,趙令德10歲。他沿著父親的足跡,後來也進入北航工作。他們兩人都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空氣動力學的教授,專門設計飛行器的外形。 成都商報記者 辜波  (原標題:“與兒絕筆書”鎖在抽屜48年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fbfcg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